gothic世界——再读《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2011-07-24 20:45:27| 分类:
╊理解.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死者的容颜即将被遗忘,活着的人笑逐颜开,大步向前。而无论你行善还是为恶,富有还是贫穷,你都将走向那个终点:鲜血涂地、尸骨无存,或为脓血,或为飞灰。
那个死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初读这篇小说是在大一下学期。机缘巧合,我在实验室考到了txt文件。也是另外一个巧合,原本没想过要读的书,却在一个下午被我读完,中间连喝口水的间隙也没有——从文章第一句起,我就被深深吸引着读下去。
文章讲述的是大时代背景下,围绕着主角和主角身边的一系列人物的悲欢离合、潮起潮落、生离死别甚至众叛亲离展开而描绘的一个看似光怪陆离实则真是无比的世界。作者描绘的这样一个世界,我只能想到一个字来形容——gothic——背德的欲望与罪孽。
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很多,讲的故事也很杂乱。主人公在文章开头便死去,作者是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和与主人公有关的人进行采访。文章大量作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初看仿佛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但随着文章的张开,各个人物开始交汇于一点,文章的轮廓与中心也就清晰起来。这样的蒙太奇手法,和电影《低俗小说》如出一辙。曾经有人读了我推荐的这篇小说后对我说:“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强大,就是思路不太清晰,文章显得太散乱。”我不置可否,因为我对作者不太熟悉,同时鉴赏能力也有限。但是我相信一点,作者借如此多不同的人物,去描绘一个主要形象,正是因为作者意识到了一点,仅凭一人之口——这个不论是作者或是文章中的一个人物——是无法完全展现一个人的全貌的。文章的主角肖然(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一样)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他不是平面的而是多面的,不是一维的而是立体的,不是理想的而是鲜活的。这样的一个人,一生所做的坏事无数,吃喝嫖赌毒无一不沾,最后腰缠万贯却不得好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有孤独,也有恻隐之心,也有一个爱他爱到至死不渝的女人。这样一个人,已经不能单纯用“好”或者“坏”来评价了。
文章地点背景选在深圳,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作为内地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之一,它的车轮正高速不停地旋转着。文章一开头便交代这一背景,当然,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也就不会发家,也就没有后续故事可言了。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下,人性极度扭曲,拜金极其严重,人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深圳。然而读到最后,特别是读到肖然的遗书与韩灵的眼泪,我终于被作者说服,人性是不会轻易泯灭,而爱情并非只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我一向爱读现实一点的小说,可能是因为童话故事读得多了吧,我已经不被任何理想化的世界所吸引。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丑陋并着美丽的,我接受并且appreciate it 。而且多在我身边,我不担心未来将会遇到的一切。向左,向右,都一样,哪里都是天堂,哪里都是地狱。欲望,才是原罪。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